主页 > 行业资讯 >

2018上半年电销车险,电销财产险业务断崖式下滑

       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简称“中保协”)获悉,近期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度电话销售财产险业务数据报告显示,2018上半年电销财产险业务呈现断崖式下滑,累计保单数量996万单,同比负增长60.72%,保费收入173.89亿元,同比负增长65.20%。
电销车险业务
  其中,业务占比93.32%的电销车险保单数量635万单,同比负增长68.13%,保费收入162.28亿元,同比负增长66.71%。
 
  值得注意的是,电销财产险业务快速下滑的背后,还有行业电销展业和服务人员数量和产能的下降。截至2018年6月底,行业电销坐席人员共计4.80万人,较2017年12月底减少0.74万人,主要为客户提供咨询、投保、服务等保障。行业电销车险呼入业务人均产能较2017年12底下降57.54%,呼出业务人均产能较2017年12月底下降41.29%。
 
  重拳整治下寻出路
 
  一直以来,销售误导始终是保险业的一大顽疾,电销渠道更是误导销售的重灾区,监管不断加大对电销的打击力度。
 
  自2015年以来,保监会连续三年开展了打击损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亮剑行动”。原保监会在2017年发布的通知中指出,要重点检查人身保险公司的新型保险产品业务、财产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银行类兼业代理机构的电话销售业务。
 
  为此,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相关负责人就曾表示,这三年的“亮剑行动”主要是针对销售误导欺骗投保人,隐瞒保险合同重要内容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这是保险业的顽症之一,主要是查保险公司电销渠道。开展“亮剑行动”以来,全国共派出925个检查组、2871人次,检查923家保险分支机构和银行类兼业代理机构,涉及法人主体42家。
 
  为了规范电销,原保监会去年7月还对外发布了《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开展电话销售业务的应实施全险种全过程录音,这固化了保险产品销售关键环节的真实信息,使得销售行为可回放、问题可查清、责任可确认,为消费者维权和监管部门监督调查销售欺骗误导行为等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支持。
 
  那么,在监管部门不断加强监管的压力下,电销车险未来将何去何从?朱俊生指出:“电销为公司重要的直销渠道,仍然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未来要增强电销对客户价值的创造能力,规范经营显得更加重要。”
 
  一位车险负责人也指出:“商车费改后,虽然电销渠道与其他渠道价格一样了,但作为保险直销渠道具有便捷、高效、直达、透明及优惠等特点,同时新政引导消费者理性用车,遵守交规,出现了出险率降低、赔付率降低的现象,保险公司将有更多的费用空间来提升对客户的增值服务,为消费者谋求更多的福利,因此,电销车险通过不断创新,业务将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
 
  此外,报告称,电销财产险市场的集中度正在快速下降。市场份额位居前三位的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和人保财险,累计保费收入为118.36亿元,较2017年同期下降20.77个百分点。
 
  从地域上看,2018年上半年,电销车险业务集中于东部地区,累计保费收入为106.97亿元,占比65.92%。中部地区累计保费收入为28.65亿元,占比17.65%。西部地区累计保费收入为80.83亿元,占比16.43%。在36个行政区域中,位居前三位的为广东省、北京市和上海市。